2021年7月1日,我有幸被选派为第一批赴省法院挂职锻炼的青年干警,来到宁海路75号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生活。一年时光转瞬即逝,犹记得刚来时激动又忐忑的心情,激动的是在这里我能见到很多审判专家和业务能手,忐忑的是担心自己能否胜任挂职期间的工作。当得知自己被安排到刑一庭担任法官助理时,我松了一口气,因为我本来就是在刑庭工作,算是专业对口,但到了庭上才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业务技能完全不够用,因为所办的案件类型和之前接触的完全不同。一开始协助办理死缓复核案件时,心里非常没有底气。考虑到我的实际情况,庭上给我指派了审判经验丰富的朱敏副庭长做我的导师,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我很快就适应了刑一庭的办案节奏。
这一年我认识了许多良师益友,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有了很多思考,可以用三个词来总结我这一年的收获:
1.“专业”
来到省法院刑一庭后,我发现省法院办案压力并不比基层轻松,案情更加复杂,办案周期更长,办案压力也更大。虽然我熟悉所涉及的罪名和法律条文,但办案时总感觉力不从心。通过请教其他法官,我才发现是自己对所学理解不深不透,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合议庭、法官会议上讨论案件时,大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枝末节。走进法官办公室都能看到一排排的法律书籍,甚至午休散步时,还能听到他们在讨论着某一个法律问题。我深刻体会到了“术业有专攻”这句话的内涵,审判经验的积累固然重要,但面对新时代刑事审判工作,法官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不断适应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
2.“柔情”
刑事法官给人的印象通常是铁面无私,特别是刑一庭的法官们办理的多是恶性暴力犯罪案件,他们是否在裁判时更加“铁腕”呢?其实不然,在刑一庭的这一年,我看到法官们在办案时除了运用专业知识对案件事实进行分析和认定外,他们还会花很多精力在考虑和把握案件以外因素,如案件起因、被害人及亲属的诉求及困境、判决对社会价值观的导向、此类法律适用问题的探讨等等。一位资深法官曾告诉我,我们办的不仅是一个案件,更是别人的人生,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境遇。因此,办理刑事案件时定性正确、适用法律准确固然重要,但更需要思考如何能够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和权威性,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3.“温暖”
在省法院挂职的这一年,虽然一个人独处异乡,但我却感受到了来自省法院和家乡法院的多重“关爱”。刑一庭的领导们关心我的工作和生活,常找我聊天谈心,同事们带着我参加省法院的各项活动,让我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法院文化,家乡法院的领导和同事们同样关注着我挂职期间的动态,帮助我解决困难。特别是因为疫情很长一段时间没办法回家,各方送来的关心和支持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法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挂职有期限,奋斗无止境。这一年的挂职锻炼是我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和思路,积累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审判经验,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与一名专业法官之间存在的差距,亦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我将带着这些收获和感悟,勇往直前踏上新的征程,不忘初心,不负韶华!